close

什麼是cosplay?

 

身為GK小編,我平時是普通的上班族但同時也是一名coser,父母對我玩cosplay抱持著不予置評的態度,他們一方面想做個開明的父母,一方面又不知道我為什麼要玩cosplay,我們之間偶爾還是會為了這件事起爭執。所以小編就想,我要怎麼向他們解釋我玩cosplay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我有這種問題,其他玩家一定也會有,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於是小編決定運用自己的專業,讓大家都有『一本』方便法門,可以化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誤會,這就是GK(Good Kids)的由來。

 

在大家閱讀以下文章之前,請先放下你心中對cosplay的偏見,重新認識它吧!

 

什麼是cosplay

 

這個問題真是包羅萬象,有好多種解答方式,讓GK小編我一時都不知該如何下筆才好了。然而GK是一本將cosplay介紹給普羅大眾的輕雜誌,所以在此小編就不以嚴肅的角度把cosplay的祖宗八代都介紹過一遍啦!

cosplay這個專有名詞源自日本,能考證的最早資料是日本官方公告的二十世紀初「SF大會」。而台灣最早可查的活動紀錄,是1995年,在台北熊寶寶餐飲店的一場聚會,日後COSPLAY活動,才漸漸廣為人知。

因為『模仿』是人類的本能,就像爸爸和哥哥會想開跟舒馬克一樣的跑車,媽媽姊姊會想提跟孫芸芸一樣的包包,這都是因為『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想親近他、模仿他。

如果有個上班族實在太喜歡慾望城市裡頭『凱莉』的形象,所以她穿戴了和凱莉一模一樣的衣服、鞋子、包包,甚至燙了一樣的髮型,希望自己能變成凱莉,那麼我們也可以說這位上班族女性在cosplay凱莉哦!cosplay可不只是特定人群的遊戲。

cosplay這個字的意義其實就是Costume Play,指穿上服裝扮演某個角色,讓表情和態度都與那個角色一樣,進行一種自我實踐、自我探索的活動。但普通人畢竟不是演員,無法靠著演戲來體會不同的人生和扮相,此時我們就很感謝有了cosplay這種活動,讓我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變身』的夢想。

 

cosplay in world

 

cosplay在日本的歷史已經有近半個世紀這麼久,但在台灣卻只有十年左右,可以說是一種剛蓬勃茁壯起來的新文化。

在日本,社會普遍接受cosplay成為他們國家的特色文化,政府甚至出錢出力呵護這塊園地,因此cosplay就像他們的漫畫卡通一樣,逐漸地在全世界落腳紮根,綻放耀眼的光芒。

在台灣,因為報章媒體『熱心』的報導,cosplay這個名詞近年來忽然竄起,使得十年前就開始在台灣慢慢發展的這個文化活動一下子受到眾人的注目。但令人惋惜的是,大眾媒體的報導取向在於把cosplay塑造成年輕人荒廢學業的原因、高價奢侈又浪費的活動、色情氾濫的天地,使得本來就沒有發聲管道的coser(※玩cosplay的玩家),這下更是百口莫辯,任由社會將cosplay邊緣化、污名化。

至於其他國家,比如說像美國和歐洲各國,cosplay發展的程度遠超過我們能夠想像的地步。而且他們在資訊不如我們發達的情況下,要加入頗講究專業度的cosplay活動,所要費的苦心可是比我們都多好幾倍呢!

 

 

cosplay的美妙

 

coser看了一本漫畫、一本小說、一部卡通、一部電影或連續劇,對其中的某個角色產生了認同感,也就是coser們常常說到的「對某個角色有愛」,就會考慮要cos(※cosplay的簡寫,作動詞用)這個角色。

就好像愛打高爾夫的爸爸在雜誌上看到一隻夢幻球杆,他興起了想買來用的念頭。又像某些動漫愛好者,她們會大量蒐集某部作品的海報、模型、轉蛋公仔等具體行動,來表達自己對這些作品的喜愛與着迷。而coser們所採用的方式,便是將喜愛的角色直接「具體化」,用自己當model,將一個角色活生生的展現在這個真實世界裡。

不同於爸爸買球杆只要付的起錢,便可決定下個週末立刻去享受球杆所帶來的好處;coser所要考慮的問題層面就更廣的多,例如:

1.    自己的經濟能否負擔?

2.    什麼時候得完成一個角色所需要的服裝、配件?

3.    要怎麼呈現這個角色的神韻、精神樣貌?以及角色的完整度?

4.    有沒有各路好友一起參與這場活動?還是要自己一個人在場上玩耍?

除了以上問題,coser要做的準備功課還有很多,如果是自己裁縫衣服的,就必須去買布,買材料,就好像一個設計科的學生似的,自己打板、縫製、拼接,一針一線地完成夢想中的作品。姑且不論事後還要化妝、揣摩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小編以為,光是做衣服這點就很令人敬佩呢!畢竟不是人人都上過專業的裁縫課,大多數的coser也都不是專科出身,卻要把『不符合真實情況』的衣服給做出來,其中所花費的精神與心血,不是普通人可以想像與計算的。

等到將作品展現在相機前的那一刻,就是驗收成果與辛苦結晶的榮耀時刻了!先不論最後衣服裝備呈現出來的效果成敗如何,相信每一位coser在鏡頭前展現的自信、神采與氣勢,早已經替coser的整體狀態加了許多分數,這也是在會場常常可以遇見的情況,一群幾乎可以媲美專業模特兒的coser,在會場上閃閃發亮。

服裝科的學生會找模特兒穿上自己設計的衣服展示給大家看,畫家會用畫布來表達他的意志,建築師則是把愛與理念都蓋進了房子中。coser用自己當畫布,把自己當成模特兒,將愛與理念表達無遺。也許cosplay在台灣還是一種次文化,但coser在準備『登台』前的準備與努力,相信一定不會亞於專業創作工作者。

 

cosplay的失去與得到

 

爸爸媽媽可能會說:「設計師設計衣服可以賺錢,那cosplay呢?」

相信每位coser常常都會被詢問到這個問題,在功利主義的社會中,人們常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錢,以錢為目的去計畫、以錢為標準去衡量。這也就是為什麼在cosplay的會場,各大媒體記者的麥克風一遞過來,許多coser就一哄而散的原因之一。

記者們最想問的問題永遠都是--「你這套衣服花多少錢?」前文提到,媒體報導常常把coseplay與「浪費金錢做無意義的事情」畫上等號,也擅自幫coser貼上「浪費金錢,不知生活疾苦小孩」這種負面標籤。因此原本很單純在享受這種休閒活動的族群,漸漸變得尖銳封閉,開始以不友善的態度拒絕媒體採訪。小編自己在會場就曾經看過記者想要訪問cosercoser先禮貌性的拒絕,但卻得到記者的一句:

「神氣什麼啊?不是都給人拍的嗎?」

「拍一下又不會少幾塊肉?」

「小氣什麼!?」等字眼,讓原本的coser非常錯愕,也留下了許多不好的印象。這種事情在各大論壇層出不窮,也讓接下來在會場上遇到媒體的coser,一見到攝影機就落荒而逃的惡性循環。

當文化創意產業與現實的金錢利益牽扯不清時,它該怎麼保持清流不濁?會不會因此失了該文化的原本精神呢?

『有時候』cospaly的確是一項所費不眥的興趣。但原因是什麼?因為『創意』無價。基於各種現實因素,無法自己做衣服和道具的coser們會與各種『工作室』接洽。在台灣,這些為coser服務的工作室並不多,因為這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

漫畫、卡通裡頭的人物扮相由於是『虛構的』、「不符合現實的」,所以很多設計在現實中無法完成。工作室的工作就是儘可能的打造一套與『原著』相似的衣服,化虛為實。加上每一套衣服都是coser自行與工作室經過長時間溝通討論後的成果,再依照coser的身材尺寸去量身訂做。『創意』加上『唯一』,這兩個特點是一套cos服要價昂貴的原因。但再怎麼高價,也比不上一套香奈兒的高級訂製套裝,您是說嗎?

理解了coser的『捨得』,但『得到』呢?coser究竟從中得到了什麼?

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但小編認為,這是一個『拼湊』自己的過程。在戲劇科,老師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東西和角色,藉由誇張或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動作去達到自己的極限,在這過程中學生們遇見了陌生的自己,從不知道自己也有這樣一面,經由這種活動,在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更接近「真實的」自己。cosplay也可以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藉由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即使那個角色和現實生活中的自己相差許多,但卻因此有了體驗不同心境的機會。

好比說一個在學校教書的乖乖牌老師,假日卻參加cosplay活動扮演一個號令天下的女王,在這個過程中,她告訴自己:「我也可以很有霸氣,我做得到!」平時累積的壓力甚至因此找到宣洩的出口,這也是不無可能的。

對某些人來說,cosplay就是治癒心靈的良藥。

 

 

------------------------

想看更多內容,請至網路書店購買GK創刊號特刊

或聯絡音樂向上出版社

Tel:02-8789-0169   

Fax:02-8789-3875   

E-mail:info@musicup.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向上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